老鹰双杀骑士,加上之前赢了凯尔特人,竟然从杯赛东部的死亡之组第一个出线,着实令人震惊。
不过,看了比赛内容之后,发现老鹰赢骑士倒也不算离谱。NBA的强弱往往是相对的,很少有球队遇到任何对手都强。骑士是一支特点非常鲜明的球队,而所谓特点鲜明,意思就是他们有些环节是比较薄弱的。刚好,这些环节遇上了老鹰的强项。
骑士的第一个薄弱环节是替补阵容的外线防守。板凳席上S、M、L三个型号的白人运动员,杰罗姆、梅丽尔和尼昂,哥仨防守纪律性都还行,绝对天赋又都不行。因为身后有莫布利坐镇,加上衔接段大部分对手的进攻级别不够,哥仨通常不至于被人爆穿。但老鹰最近博格丹和亨特复出了,这俩副攻手刚好埋伏在替补席,骑士偏弱的替补阵容外线防守可让这哥俩给逮到了。俩人两场比赛合计收了76分,对骑士造成了巨大伤害,再加上有些衔接段还有杨带队,骑士外线可就没法防了。
骑士的衔接段往往是能拉开比分的,这两场反而扛不住,对他们是一种巨大削弱。但如果他们的首发阵容能锤爆老鹰,还是能顺利收下比赛。
这就又赶上一个奇妙的对比——骑士首发有双塔,而老鹰首发有“四大长人”。怼体型,老鹰首发是不怕的,那么骑士首发空间不好的问题就会加剧,那么,他们的首发阵容起码爆不起来,让老鹰不至于像以往骑士的对手那样,开局就被一闷棍打趴下。
实际上,到了双方二番战的时候,已经不是爆不爆的问题,而是骑士首发进攻打得很难受。阿特金森更多使用了空间好一些的混合阵容,这又加剧了防守对位上的困难。
那么问题来了——老鹰的空间环境,遇上骑士双塔,他们的进攻好打吗?
按理说是不好打的。杨跟老鹰现在这套配置,错位感依旧存在:
杨作为持球大核心,需要空间支持打中路二人转,而老鹰提供不了,起码首发阵容不是这种配套;
老鹰有了更多需要支配球的球员,而杨作为“球霸”型选手并不会转型无球。
这个矛盾没有消除。
老鹰最近的妥协办法是,杨当纳什基德。杨虽然大量掌控球,但不强求自己成为解决问题的人,而是推节奏、抓快攻,寻找早期进攻机会,跟各种位置的球员挡拆,支援老鹰的副攻手。他展现了精妙的球感与传球技法,见缝插针地激活队友。所以,你看到的是大量这样的回合:
骑士进攻刚结束,杨这边已经开始了。
老鹰现在没有了1/5挡拆太好的环境,反而让杨可以随性选择掩护人,这又刚好对应了骑士在多个时段存在外线单防弱点的问题。于是,频频出现的回合是,杨跟锋线挡拆,出球让副攻手获得身位优势,骑士外线追不上,内线在里面也帮不上忙。
杨的传球跟老鹰的副攻手们形成了良性互动。副攻手们不需要杨完全改变阵型,这让杨发动快攻、早期进攻和触碰挡拆很方便,副攻手会把进攻回合的后半程内容自己补上。副攻手们自主发起能力不够成熟,杨提供的进攻回合前半程,又刚好是一种便于他们获得优势的助力。
有点意思。
杰伦和里萨谢这两场打得都不错。杰伦不用谈,本就是已经是打出来的年轻人。里萨谢作为状元饱受争议,但最近能看出一些内容了,无球意识与接球后的漂亮节奏和终结,很适合老鹰现在的打法。
老鹰在渐渐发生一些化学反应,把每个人的特长编织起来。这个回合,杨救了博格丹的掉球,之后戴森展现二传手价值,卡佩拉给了掩护,里萨谢的底线空切更是恰到好处。
对骑士一番战,杨22助攻,二番战11助攻,目前场均助攻12.4次,排名联盟榜首。杨擅于传球,助攻多,这都不是新鲜事,最近自己没法攻,在这方面就愈发卖力,节奏与时机的拿捏叹为观止。
所以,老鹰找到正确的方向了吗?
谈这个还早。在两胜骑士之前,老鹰刚刚经历了三连败,三场都没少输。他们的两个优势打在骑士的两个劣势上,叠了两层BUFF,让他们双杀了联盟第一。显然,不是每个球队都会让他们叠这两层BUFF。
不过,杨在新版老鹰渐渐摸出了一种融合方式,里萨谢开始找到比赛感觉,杰伦在进阶为真正的球星,侧翼尴尬二人组则变身“替补双枪”。老鹰的框架呼之欲出,这可能比一时的胜负还要重要。